航空公司

    马来西亚航空 Malaysia Airlines

    IATA ICAO Callsign
    MH MAS MALAYSIAN
    Founded 1 May 1947; 77 years ago (as Malayan Airways)
    Commenced operations
    • 1 October 1972; 51 years ago (as Malaysian Airline System)
    • 1 September 2015; 8 years ago (as Malaysia Airlines Berhad)
    Hubs Kuala Lumpur International Airport
    Secondary hubs Kota Kinabalu International Airport
    Focus cities Kuching International Airport
    Frequent-flyer program Enrich
    Alliance Oneworld
    Subsidiaries
    • Firefly
    • MASwings
    • MASkargo
    Fleet size 76
    Destinations 77
    Parent company Khazanah Nasional Berhad
    Headquarters Kuala Lumpur International Airport, Sepang, Selangor, Malaysia
    Key people
    • Wan Zulkiflee (Chairman)
    • Izham Ismail (CEO)
    • Boo Hui Yee (CFO)
    • Ahmad Luqman (COO)
    Profit
    • Increase RM1.099 billion (2023)
    Employees 12,000
    Website www.malaysiaairlines.com

    马来西亚航空有限公司(马来语:Penerbangan Malaysia Berhad)以马来西亚航空为品牌和运营,是马来西亚的旗舰航空公司。该航空公司的总部位于吉隆坡国际机场。马来西亚航空从其位于吉隆坡国际机场的主要枢纽以及位于亚庇国际机场的次要枢纽飞往欧洲、大洋洲和亚洲的目的地。马来西亚航空有限公司前身为马来西亚航空系统(马来语:Sistem Penerbangan Malaysia)。

    马来西亚航空是马来西亚航空集团的一部分,该集团还拥有两家子公司:萤火虫航空和马航之翼航空。马来西亚航空公司还拥有一个货运部门:MASkargo。

    马来西亚航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马来航空有限公司。该公司于20世纪30年代在新加坡成立,并于1947年首次进行商业飞行。1963年马来西亚独立后,该公司更名为马来西亚航空。1966年新加坡独立后,该航空公司更名为马来西亚-新加坡航空(MSA)。1972年,其资产被分割,永久形成两家独立的国家航空公司——马来西亚航空系统(MAS,后更名为马来西亚航空)和新加坡航空(SIA)。

    尽管在21世纪初和21世纪初获得了航空业的无数奖项,但自21世纪初以来,该航空公司一直在努力削减成本,以应对该地区廉价航空公司(LCC)的崛起。 2013年,马来西亚航空在经历了2011年开始的巨额亏损后,启动了扭亏为盈计划,削减了飞往洛杉矶、布宜诺斯艾利斯和南非等不盈利长途目的地的航线。同年,马来西亚航空也开始内部重组,计划出售工程和飞行员培训等部门。2014年至2015年,该航空公司宣布破产,并被政府以新实体的形式重新收归国有,这涉及转移所有业务,包括资产和负债,以及精简航空公司规模。

    历史

    1937-1941:韦恩航空服务公司

    韦恩航空服务公司由澳大利亚兄弟西奥多·韦恩和查尔斯·韦恩创立,运营新加坡、吉隆坡和槟城之间的航线,最初每周有三班往返新加坡和槟城的航班。首航于1937年6月28日进行,由一架八座德·哈维兰DH.89A Dragon Rapide飞机执飞。这架首航从当时刚刚启用18天的全新加冷机场出发,即新加坡。后来,第二架DH.89A飞机的加入使航班增至每日一班,并新增了怡保作为目的地。二战期间,WAS的服务于1941年日本占领马来亚和新加坡后停止。

    1947-1963:马来亚航空

    Wearne's Air Service  

    韦恩航空服务公司

    Malayan Airways Wearne's Air Service and Malayan Airways pioneered the advent of Malaya's first-generation airline 

    马来亚航空:韦恩航空服务公司和马来亚航空开创了马来亚第一代航空公司的先河。

    阿尔弗雷德·霍尔特(Alfred Holt)位于利物浦的远洋轮船公司(Ocean Steamship Company)与海峡轮船公司(Straits Steamship Company)和帝国航空(Imperial Airways)合作,于1937年10月12日在新加坡成立了“马来亚航空有限公司”(MAL)。但直到大约十年后的1947年,首批付费乘客才得以登机。战后,MAL进行了重组,仅包含海峡轮船公司和远洋轮船公司的合资企业。该航空公司的首航是1947年4月2日从英国海峡殖民地新加坡飞往吉隆坡的包机,使用了一架Airspeed Consul双引擎飞机。这架首航航班由Raja Udang号客机执飞,仅载有五名乘客,从新加坡加冷机场出发,飞往吉隆坡新街场机场。 1947年5月1日起,马来航空迅速开通了从新加坡飞往吉隆坡、怡保和槟城的每周定期航班,机型相同。

    在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的剩余时间里,由于其他英联邦航空公司(例如英国海外航空公司和澳洲帝国航空公司)提供技术援助以及加入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马来航空持续扩张。到1955年,马来航空的机队规模已扩大到拥有大量道格拉斯DC-3,并最终于1957年上市。在最初二十年运营的其他飞机包括道格拉斯DC-4空中霸王、维克斯子爵、洛克希德L-1049超级星座、布里斯托尔不列颠尼亚、德哈维兰彗星4和福克F27。

    1963年至1972年:快速扩张,马来西亚航空和马来西亚-新加坡航空

    Borneo Airways  

    婆罗洲航空

    Federation Air Service Malayan Airways regional subsidiaries for its Borneo and Malayan destinations. 

    联邦航空服务公司(Federation Air Service Malayan Airways)是马来亚航空(Malayan Airways)旗下婆罗洲和马来亚航线的区域子公司。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由于战后航空旅行需求的推动,该航空公司迅速扩张,当时飞行不再只是富人和名人的特权。到1960年4月,该航空公司已开始运营道格拉斯DC-3、超级星座和子爵客机,开通新加坡至香港以及吉隆坡经槟城至曼谷的新航线。此外,该航空公司还增加了从新加坡飞往英属婆罗洲城市的航班频率,包括文莱、亚庇(现为哥打京那巴鲁)、古晋、纳闽、山打根和诗巫。

    随着一架可搭载84名乘客的布里斯托尔不列颠尼亚飞机于1960年交付,该航空公司开通了其首个飞往香港的长途国际航班。 1963年9月,马来亚、新加坡、沙巴和砂拉越组成马来西亚,随着五架福克F27飞机于1963年11月抵达,该航空公司的名称正式从“马来亚航空”更改为“马来西亚航空”(但仍缩写为MAL)。MAL还合并了婆罗洲航空,该品牌于1965年4月1日正式并入其母公司旗下。

    1966年,新加坡脱离联邦后,该航空公司再次更名为马来西亚-新加坡航空(MSA)。次年,该航空公司的机队和航线迅速扩张,包括购买MSA的首架波音飞机:波音707,以及在新加坡建成新的高层总部大楼。此后不久,波音737也加入其机队。

    1972-1997:成立与国际扩张

    McDonnell Douglas DC-10, the first wide-bodied aircraft operated by the company

    麦道DC-10,该公司运营的首架宽体飞机

    然而,由于两家股东的需求不同,导致该航空公司仅在六年后就解散。新加坡政府更倾向于发展该航空公司的国际航线,而马来西亚政府则别无选择,只能先发展国内航线网络,然后再拓展区域航线,最终进军国际航线。MSA于1972年停止运营,其资产被拆分为两家新成立的航空公司:马来西亚航空系统(MAS)和新加坡航空。新加坡政府决心发展其航空公司的国际航线,因此其接收了全部7架波音707和5架波音737机队,以便继续运营其区域航线和长途国际航线。由于MSA的大部分国际航线都从新加坡起飞,因此大部分国际航线都由新加坡航空掌控。此外,MSA位于新加坡的总部也成为了新加坡航空的总部。

    MSA 的缩写词被视为航空公司的标志,因此两家航空公司都尝试使用它们。马来西亚航空最终选择了 MAS,只是将最后两个字母调换位置,选择了 Malaysian Airline System 这个名称;而新加坡航空最初提议使用 Mercury Singapore Airlines 这个名称以保留 MSA 的缩写词,但后来改变了主意,选择了 SIA 这个名称。航空公司名称的缩写词后来变得不再流行,两家航空公司也都转而使用各自的描述性名称。

    收入客公里数(百万)

    Year Traffic
    1975 1633
    1979 2825
    1981 4290
    1990 11909
    1995 22558
    2000 37939
    Source: Air Transport World

    马航运营着马来西亚境内所有国内航线以及马来西亚境外的国际航线,并运营着剩余的福克F27机队。马航于1972年10月1日投入运营,当时拥有19架飞机,并很快扩展业务,包括开通了从吉隆坡飞往伦敦的航班。同年,马航运营着飞往34个以上地区目的地和6个国际航线的航班。1976年,在接收DC-10-30飞机后,马航开始定期飞往欧洲,最初的航班是从吉隆坡飞往阿姆斯特丹、巴黎和法兰克福。波音707随后退出了机队。

    1980年,空客A300B4机队加入,偶尔部署到亚洲和国内航线,DC-10也加入到机队中。1982年,马航接收了第一架波音747-200,并作为其长途旗舰飞机。

    20世纪80年代马来西亚的经济繁荣刺激了马航的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末,马航已拥有47个海外目的地,包括8个欧洲目的地、7个大洋洲目的地以及洛杉矶和檀香山等美洲目的地。1993年,马航接收了首架波音747-400飞机,将航线拓展至南美洲。马航成为东南亚第一家使用波音747经南非中途经停飞往南美洲的航空公司。1994年至1998年,马航还短暂运营了墨西哥城航线,并拥有第五航权,可将乘客从洛杉矶经吉隆坡转机至墨西哥城(经停东京成田机场)。

    20世纪90年代,马航通过短期租赁MD-11机队,进一步扩充了机队规模。该航空公司还开始用波音 737-400、波音 737-500 和福克 50 替换其波音 737-200 和福克 27 机队。1995 年,该航空公司接收了空客 A330-300,有效地取代了空客 A300B4 和 DC-10-30。少量 MD-11、DC-10 和波音 747-200 被改装并转移至其航空货运部门马航货运公司 (Maskargo)。

    20 世纪 90 年代末,马航完成了其最后一次宽体机队现代化升级,首架波音 777-200ER 飞机投入运营,这架飞机在当时还是全新的。这架飞机随后成为马航主要的长途和中程航线。

    1997-2005:金融危机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该航空公司在1996/1997财年创纪录地盈利3.33亿令吉后,却亏损高达2.6亿令吉。随后,该航空公司采取措施,扭亏为盈。在1999/2000财年,该航空公司的亏损从1998/1999财年的7亿令吉缩减至2.59亿令吉。

    然而,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该航空公司的亏损进一步加剧,2000/2001财年的亏损达到4.17亿令吉,2001/2002财年的亏损更是高达8.36亿令吉。由于亏损严重,该航空公司削减了许多不盈利的航线,例如布鲁塞尔、达尔文、马德里、慕尼黑和温哥华。次年,马航扭亏为盈,实现当时最高的利润,总计4.61亿令吉。

    同年,马航订购了6架空客A380飞机,旨在解决其在欧洲航线稀少的情况下面临的起降时刻限制问题,并最大限度地提升其在袋鼠航线上的影响力。

    Malaysia Airlines in Los Angeles International Airport

    马来西亚航空在洛杉矶国际机场

    2005年,马航再次陷入亏损,亏损额达13亿令吉。受客运量增长10.2%的推动,本财年收入较2004年同期增长10.3%,即8.269亿令吉。国际客运收入增长4.576亿令吉,即8.4%,至59亿令吉;货运收入则减少6410万令吉,即4.2%,至15亿令吉。成本增加28.8%,即23亿令吉,总计103亿令吉,主要原因是燃油价格上涨。其他成本增加包括员工成本、地勤费和着陆费、飞机维护和大修费、大范围资产拆分费用以及租赁费用。

    马来西亚政府随后于2005年12月1日任命依德利斯·贾拉为马航新任首席执行官,负责实施运营和企业文化改革。航空公司运营中的一些薄弱环节被认定为造成13亿令吉亏损的原因。其中,燃油成本是造成亏损的最主要因素。在此期间,燃油总成本为35亿令吉,较2004年同期增长40.4%。燃油成本总增加包括燃油价格上涨导致的9.778亿令吉,以及额外消耗导致的1.576亿令吉。第三季度,燃油成本为12.6亿令吉,而2004年同期为10.1亿令吉,增长了24.6%,即2.493亿令吉。

    造成亏损的另一个因素是收益管理不善。马航的收益远远落后于同行。这种差距部分源于客运结构差异,往返马来西亚的商务客运量低于往返新加坡的商务客运量,但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定价和收益管理、销售和分销、海外市场品牌形象以及联盟基础等方面的薄弱。此外,马航的每可用座位公里 (ASK) 劳动力成本为 0.41 美元,是最低的航空公司之一,而国泰航空和新加坡航空的劳动力成本分别为 0.59 美元和 0.60 新元。尽管劳动力成本低廉,但 ASK 收入与成本之比仅为 2.8,远低于新加坡航空(后者为 5.0),略高于泰国航空。马来西亚航空后来公布的业务转型计划 (BTP) 中还列出了其他因素,所有这些因素都导致其 2005 年净亏损 13 亿令吉。

    2006-2010 年:从亏损中复苏

    Malaysia Airlines Boeing 747-400 Hibiscus Livery in Sydney, 2007

    2007年,马来西亚航空的波音747-400“芙蓉”涂装客机在悉尼

    在伊德里斯·贾拉的领导下,马航于2006年启动了BTP(业务重振计划),该计划以《政府关联公司转型手册》为指导。在与BTP同时推出的各项举措的帮助下,马来西亚航空在2006年至2007年间扭亏为盈。BTP结束后,该航空公司在2007年实现了创纪录的8.53亿令吉(2.65亿美元)的利润,结束了自2005年以来的一系列亏损。这一业绩超出了3亿令吉的目标,高出184%。

    航线合理化也是该航空公司恢复盈利的主要因素。马航将其国内航线从114条削减至23条,并取消了几乎所有未盈利的国际航线。该公司已将其涡轮螺旋桨飞机队移交给亚洲航空,后者负责其乡村航空服务。马航还重新安排了所有航班时刻表,并将运营模式从点对点服务转变为枢纽辐射型服务。此外,马航启动了“欧米伽计划”(Project Omega)和“阿尔法计划”(Project Alpha),以改善公司的网络和收益管理。重点关注六个领域:定价、收益管理、网络调度、开设门店、淡季策略和分销管理。随后,马航积极采购新飞机,并利用53亿令吉的现金盈余最终购置了新的窄体和宽体飞机。首批飞机采购订单是55架波音737-800,旨在有效取代老旧的波音737-400。

    2007年,马航收回了东马来西亚的乡村航空服务(RAS)业务和之前的涡轮螺旋桨飞机,这些飞机随后因缺乏经验而被亚航子公司Fly Asian Express公司瘫痪。马来西亚航空转而成立了自己的子公司马航之翼(MASwings)来运营乡村航空服务,并启动了飞萤航空(Firefly)在梳邦机场的商业运营。从2008年起,马来西亚航空先前的福克50飞机逐渐被其订购的ATR-72-500飞机所取代。

    由于伊德里斯·贾拉(Idris Jala)于2009年8月入主内阁,东姑·阿兹米尔·扎鲁丁(Tengku Azmil Zahruddin)接任该航空公司新任首席执行官。同年12月,马航宣布购买15架新的空客A330飞机,并可选择再购买10架。这些飞机预计将于2011年至2016年之间交付,用于运营飞往东亚、澳大利亚和中东的中程航线。该航空公司计划在长途航线上使用空客A380飞机(该飞机于2012年投入使用),同时使用波音777飞机,在中程航线上使用A330飞机,在短程航线上使用波音737飞机。

    2011-2014年:第三次亏损,2014年飞机亏损,破产

    A former Malaysia Airlines Airbus A380-800, which entered the fleet in 2012.

    一架前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空客A380-800客机于2012年加入马航机队。

    由于燃油成本上涨,马航2011年净亏损25.2亿令吉,创下公司历史上最大亏损。2011年9月,马航进行了重大重组,任命了新任首席执行官艾哈迈德·乔哈里·叶海亚(Ahmad Jauhari Yahya)。为止损,首批举措之一是优化航线网络。公司暂停了飞往泗水、卡拉奇、迪拜、达曼和约翰内斯堡的航班。

    随着空客A380-800客机的交付,马航也于2012年开始退役其剩余的波音747-400客机。老一代空客A330和波音737-400客机也于2014年底退役。

    2013年2月,马航公布第四季度净利润5140万令吉。该航空公司当年财务业绩的改善主要归功于其航线合理化计划,该计划使可用座位公里数(ASK)总体下降了8%。与此同时,2012年的收入小幅下降了1%,至137.6亿令吉,上座率保持在74.5%。可用座位公里数的下降也帮助马航的支出相应减少了14%。

    为了与该地区涌现的众多廉价航空公司竞争,马航不得不努力削减成本。 2014 年第一季度,马航亏损 4.434 亿令吉(1.374 亿美元)。第二季度(即 370 航班失踪后的第一个季度)亏损 3.0704 亿令吉(9,760 万美元),较 2013 年第二季度的亏损额增加了 75%。因此,马航自 2010 年以来就没有盈利。在之前的三年中,该航空公司在 2013 年亏损 11.7 亿令吉(3.56 亿美元),2012 年亏损 4.33 亿令吉,2011 年亏损 25 亿令吉。业内分析师预计,马航将进一步失去市场份额,并面临一个艰难的环境,既要摆脱财务困境,又要从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该公司股价在370航班失踪后下跌了20%,而过去五年累计下跌了80%,相比之下,马来西亚股市同期上涨了约80%。失踪一个月后,首席执行官艾哈迈德·乔哈里·叶海亚承认机票销售量有所下降,但没有透露具体细节。这可能部分是由于失踪后航空公司的广告宣传暂停。在370航班大多数遇难者的来源地中国,马来西亚航空3月份的预订量下降了60%。他表示,他不确定航空公司何时能够开始修复形象,但航空公司已投保足够的保险来弥补此次事件造成的财务损失。8月,该航空公司警告称,由于17号航班失踪,平均每周预订量下降了33%。媒体报道称,一些航班基本空载,而且该航空公司已将几条主要航线的票价降至远低于竞争对手的水平。

    Malaysia Airlines Boeing 737-800 sporting the 2010-2017 livery

    马来西亚航空波音737-800客机,采用2010-2017涂装

    早在MH17航班被击落之前,许多分析师和媒体就认为,马来西亚航空需要重塑品牌形象,并/或寻求政府援助才能恢复盈利。8月8日,马来西亚国营投资机构国库控股(Khazanah Nasional)——马来西亚航空的多数股东(持股69.37%)——要求马航董事会进行选择性减资(例如回购或注销其他股东的股票),导致马航股票暂停交易;国库控股宣布将斥资13.8亿令吉(4.31亿美元;每股27仙)补偿少数股东(较8月7日收盘价溢价12.5%)。当时,国库控股并未公布太多关于其对马航的计划,只是表示马航“资金需求巨大”,需要进行“全面审查和重组”。

    8月29日,国库控股发布了一份名为《重塑国家标志:马航复苏计划》的报告,概述了其重组马航的计划以及完成收购的流程。约6000个工作岗位(约占马航员工总数的30%)将被裁减,该航空公司的航线网络将缩减,专注于区域目的地,而非盈利能力不足的长途航线。国库控股计划在2014年底前将该航空公司从马来西亚证券交易所退市,并在2017年底前恢复盈利,并于2018年或2019年重新上市。在业务/法律方面,国库控股计划在2015年7月前将马来西亚航空系统有限公司(Malaysian Airline System Berhad)的相关业务、资产和负债转移至一家新公司(文件中未透露名称)。

    2015-2020:再国有化、重组和品牌重塑

    A Malaysia Airlines Airbus A350-900 sporting the current in use since 2017.

    马来西亚航空一架空客A350-900客机,现役于2017年。

    2015年1月,该航空公司被宣布“技术性破产”。2015年5月,该公司宣布将于2015年9月1日前转入新成立的马来西亚航空有限公司(MAB),并于同日开始进行品牌重塑。新任首席执行官克里斯托弗·穆勒表示,新公司大幅裁员,并调整了航线网络,重点关注亚洲。他还宣布,马来西亚航空将出售其空客A380客机。

    四个月后,MAB宣布,他们将从2017年底至2018年中期,为其机队新增四架空客A350-900飞机。这些飞机将从航空租赁公司(Air Lease Corporation)租赁。该航空公司还预计未来将新增两架 A350-900 和两架空客 A330-900 飞机。马航随后宣布,将进行品牌重塑,包括为飞机更换新的名称、标识和涂装,具体变更将于未指定的日期公布。

    该航空公司还已开始淘汰波音 777-200 机队,最后一架飞机将于 2016 年退役。由于航线重新国有化以及许多远程航线的削减,这些飞机在该航空公司的中程航线上部署效率低下,而这些航线当时已经由空客 A330-300 执飞。

    2016 年 1 月,该航空公司推出了一项政策,即在飞行时间少于三小时的航班上不提供酒精饮料。尽管此举遭到许多旅客的反对,但该航空公司表示,此举是为了响应大多数乘客的偏好。

    2016年4月,首席执行官克里斯托夫·穆勒(Christoph Mueller)在领导该航空公司重组工作不到一年后,以个人情况变化为由辞职。穆勒最初计划继续担任首席执行官至2016年9月,并以非执行董事的身份留在航空公司董事会,监督向新首席执行官的过渡。随后宣布,彼得·贝卢(Peter Bellew)将于2016年7月1日起成为新任首席执行官,这意味着穆勒的任期将缩短两个月。

    2017年4月,马来西亚航空宣布其所有机队都将使用卫星飞行跟踪系统进行跟踪。

    2017年10月,一项意外消息宣布,马来西亚航空首席执行官彼得·贝卢将重返瑞安航空担任首席运营官,协助解决飞行员问题。 Bellew 曾在瑞安航空担任飞行运营总监直至2014年。就在Bellew决定离开马来西亚航空一年多前,马来西亚航空前首席执行官Christoph Mueller以个人原因离开,此前他受聘于瑞安航空,负责重振这家国有控股公司。Mueller的继任者是机长Izham Ismail,他在Mueller被任命为首席运营官之前,于几天后宣布了这一任命。

    2017年11月,空客A350和空客A330-200飞机抵达马来西亚航空,并被租赁加入其机队。全新的空客A350主要用于取代该航空公司小型远程航线网络上的空客A380,而二手空客A330-200则被部署为某些中远程航线的临时飞机。A380则被部署到成田机场和首尔机场。

    2019年,马来西亚航空启动了“阿迈勒(希望)计划”,利用其空客A380机队,为穆斯林朝圣者提供特殊的朝觐包机服务。

    2020年至今:新冠疫情、第四次亏损、餐饮业务惨败、扭亏为盈

    据报道,2020年4月6日,马来西亚私募股权公司Golden Skies Ventures在新冠疫情期间提出以25亿美元收购马来西亚航空。疫情还导致该航空公司大部分波音737飞机停飞。

    2020年10月,在新冠疫情期间,如果政府打算在现有架构下维持马来西亚航空的运营,马来西亚航空每年需要约10亿令吉的资金。由于停飞持续,运营这架双层飞机机队的可行性变得困难,该航空公司还决定在2023年退役所有6架停飞的空客A380飞机并将其归还给空客。

    2022年,该航空公司通过重组提高了财务利润率。在2020年第二季度至2022年第一季度期间,该公司将大部分客机转为货运飞机,以利用其支持亚洲供应链中断的能力。该航空公司还执行了多次外国遣返任务,将滞留的公民送回祖国,并空运医疗设备和疫苗。同年,该航空公司报告称,2022年第四季度净利润为11.5亿令吉,净亏损总额从一年前的16.5亿令吉缩减至3.44亿令吉。

    2023年,由于现金流为正,马来西亚主权财富基金国库控股(Khazanah Nasional Berhad)决定继续持有该航空公司的唯一所有权,直至另行通知。预计可减轻该航空公司负担的信贷额度在2021-2022年度也未得到充分利用。该主权财富基金计划减持马来西亚航空的股份,并允许该航空公司在2025年后寻求与一家国际运营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023年8月,该航空公司与其在吉隆坡国际机场的主要机上餐饮供应商BRAHIM发生了纠纷。疫情爆发以来的合同纠纷导致双方在续约方面达成了无法达成一致的协议。因此,该航空公司于9月停止了从吉隆坡出发的大部分航班的机上热餐服务。此后,该航空公司分阶段重新整合了各餐饮供应商的热餐服务,并于11月恢复了大部分服务。

    2023年11月,该航空公司表示,预计2023年全年将实现净利润,并实现盈亏平衡。该航空公司表示,由于重组努力以及疫情后全球旅行需求的回升,收益率有所提高,财务状况平衡,并保持了持续的正现金流。该航空公司还开始重新启动其窄体和宽体飞机的更新计划。

    2024年3月,马来西亚航空集团确认,马来西亚航空及其子公司已在2023年实现净利润。宣布的税后及利息净利润(NIAT)为7.66亿令吉,而2022年的净亏损为3.44亿令吉。

    公司事务

    总部

    马来西亚航空的总部及注册办事处位于巴生谷地区雪邦吉隆坡国际机场(KLIA)行政大楼南侧支援区一楼。

    此前,该航空公司总部位于梳邦机场马航行政大楼三楼。在吉隆坡马航总部建成之前,该航空公司在马航马来西亚分公司(UMBC)总部租用办公空间。该航空公司在位于苏丹伊斯梅尔路(Jalan Sultan Ismail)的34层建筑——马航大厦(Bangunan MAS)设有永久公司总部。2005年,《星报》报道称,该建筑“价值在3亿至3.5亿令吉之间”。

    2006年,该航空公司将总部从吉隆坡大楼迁至梳邦机场的原总部。亚洲新闻台报道称,该航空公司“被迫”出售了原总部。

    2010年,国家投资有限公司(Permodalan Nasional Berhad)从该航空公司手中收购了马航大厦。新业主计划对大楼进行改造,打造一座五星级酒店公寓楼,并将办公楼升级为甲级写字楼。

    子公司

    部分子公司包括:

    Company Type Principal activities Incorporated in Group's equity shareholding
    Malaysia Airlines Cargo Sdn. Bhd Subsidiary Cargo Malaysia 100%
    GE Engine Services Malaysia Associate Engine Overhaul Malaysia 30%
    MASwings Sdn. Bhd. Subsidiary Airline Malaysia 100%
    Firefly Sdn. Bhd. Subsidiary Airline Malaysia 100%
    MAB Engineering Subsidiary Maintenance Repair and Operations (MRO) Malaysia 100%
    Malaysian Aerospace Engineering Sdn Bhd Subsidiary Maintenance Repair and Operations (MRO) Malaysia 55.39%
    MAB Academy (MABA) Subsidiary Training Centre Malaysia 100%
    Abacus Distribution Systems (Malaysia) Sdn Bhd Subsidiary Computer reservation system Malaysia 80%
    Taj Madras Flight Kitchen Limited Associate Catering India 20%
    MAS Awana Services Sdn Bhd Subsidiary Catering and cabin handling services Malaysia 60%
    AeroDarat Services Sdn Bhd Subsidiary Ground Handling Malaysia 100%
    Brahim's Airline Catering, formerly known as LSG Sky Chefs Associate Catering, cabin handling and cleaning services Malaysia 30%

    财务摘要

    2005年,马来西亚航空亏损12.5亿令吉。2006年,公司启动了“业务重振计划”,以重振公司。在重振计划结束后,即2007财年,马来西亚航空净利润达8.51亿令吉,较2006年的1.34亿令吉亏损大幅增长9.87亿令吉,创下这家国有航空公司60年来的最高利润纪录。这项成就被评为2007年全球最佳航空重振案例,马来西亚航空也因此荣获Penton Media旗下《航空运输世界》杂志颁发的“凤凰奖”。

    马来西亚航空财务亮点

    Year ended Revenue (RM '000) Expenditure (RM '000) Profit/(Loss) after tax (RM '000) Shareholders fund (RM '000) EPS after tax (cents)
    31 March 2002 8,864,385 8,872,391 Increase336,531 2,562,841 Increase38.7
    31 March 2003 8,780,820 8,591,157 Increase461,143 3,023,984 Decrease36.8
    31 March 2004 11,364,309 11,046,764 Decrease326,079 3,318,732 Decrease26.0
    31 December 2005 9,181,338 10,434,634 Decrease(1,251,603) 2,009,857 Decrease(100.2)
    31 December 2006 13,407,240 13,641,880 Increase(133,737) 1,873,425 Increase(10.9)
    31 December 2007 15,232,741 14,404,400 Increase852,743 3,934,893 Increase58.1
    31 December 2008 15,570,141 15,299,234 Decrease271,795 4,119,822 Decrease14.6
    31 December 2009 11,605,511 12,288,452 Increase522,948 699,693 Increase25.3
    31 December 2010 13,585,559 13,485,355 Increase237,346 3,524,166 Increase7.2
    31 December 2011 13,901,421 16,485,693 Decrease(2,521,325) 1,042,508 Decrease(75.5)
    31 December 2012 13,756,411 14,162,738 Decrease(430,738) 2,123,144 Decrease(6.1)
    31 December 2013 15,121,204 16,314,775 Decrease(1,168,839) 4,033,923 Decrease(8.7)

    品牌

    从20世纪90年代末到2007年,马来西亚航空一直使用“超越期望”作为国际品牌口号。2008年,新的品牌战略口号改为“不仅仅是一个航空公司代码,MH代表马来西亚的热情好客”,以强调其机组人员的热情好客,而非航空公司的航线网络和舱位等级。

    自2013年以来,该航空公司一直使用“旅程由与你同行的人创造”的口号。然而,随着370航班和17航班的出现,该航空公司使用了包括“#keepflying”(继续飞行)和“#flyinghigh”(飞得更高)在内的一系列口号。2018年,新的口号“马来西亚的热情好客始于我们”正式发布。

    2024年,马来西亚航空将开始采用新的口号,即“通往亚洲及其他地区的门户”,该口号可在其官方网站上查看。

    企业形象

    Malaysia Airlines flight attendant

    马来西亚航空空乘人员

    马来西亚航空于1986年3月1日为女性空乘人员推出了纱笼卡巴雅(Sarong Kebaya)制服。该制服由玛拉理工学院(马来语:Institut Teknologi Mara,后更名为玛拉理工大学(马来语:Universiti Teknologi Mara))的时装学院设计。蜡染面料上绘有“kelarai”图案,这是一种竹编图案。该图案以柔和的色调呈现在制服的基本颜色背景中。“kelarai”图案上叠加了马来西亚特色花卉图案,例如千层塔、茉莉花和芙蓉叶。沙捞越风格的几何图案则用于巴朱(baju)的翻领、袖口和纱笼。1993年1月,蜡染面料的色彩进行了增强,以与新制服的颜色相得益彰。男空乘人员穿着灰色夹克。

    公司徽标

    Malaysia Airlines latest logo introduced in 2023 with 2017 livery

    马来西亚航空最新标识将于2023年启用,采用2017年涂装

    马来航空的历史始于1937年,当时马来亚航空有限公司注册成立。1947年开始运营,飞机上饰有带翼老虎的标志。1966年,随着马来西亚-新加坡航空的成立,新的标识也随之启用,其首字母缩写为MSA。

    1971年,MSA拆分为两家航空公司,每家都有各自的政策和目标,最终诞生了马来西亚的旗舰航空公司——马来西亚航空系统(MAS)。之所以选择MAS这个名字,是因为其缩写形式MAS(EMAS)在马来语中意为“黄金”,象征着优质的服务。随后几年,最终采用了以月亮风筝(wau bulan)为原型的企业标识。

    1987年10月15日,由Johan Design Associates的拿督Johan Ariff设计的全新公司标识正式启用。新标识保留了月亮风筝的精髓,并采用剪裁的后掠式设计,并以红色(上)和蓝色(下)涂成。伴随新标识的推出,一种新的字体样式——马来西亚 (MALAYSIA) 也应运而生。该字体采用斜体,与标识平行倾斜,以突出速度和方向。在这种公司字体中,字母M、A和S带有红色边饰,代表航空公司法定名称——马来西亚航空系统 (MAS) 的首字母。这些边饰是在原设计被前总理马哈蒂尔·穆罕默德否决后添加的。在原有的红色标识中加入蓝色,具有国家意义。

    自2010年起,马来西亚航空所有新的空客A330和波音737飞机均采用全新的标准航空涂装,机身底部延伸出两条红蓝相间的条纹。机尾的“wau bulan”(瓦乌布兰)标志也焕然一新。虽然仍采用红蓝配色的后掠式剪裁设计,但其尾部已加长,呈现出双翼造型。此外,与以往不同,机身上的航空公司名称以全蓝呈现。

    2012年,红蓝配色的“wau bulan”标志焕然一新。新的“wau bulan”标志面向右侧,与1971年的原版标志相同,尾部也进行了加长。最初,航空公司采用全蓝配色的“wau bulan”,但后来又恢复了红蓝配色。字标也采用了新字体,进行了现代化升级,“airlines”(航空公司)一词现在以小写字母显示。同年,航空公司还为其空客A380机队推出了全新的专属涂装,以彰显其旗舰航空公司的地位。其特点是尾部全蓝色的 wau bulan 标志,机身和发动机上饰有蓝丝带,航空公司的名称也全部为蓝色。同年,一架 B737-800 9M-MXA 飞机采用了特殊的复古涂装。这架飞机采用了 20 世纪 70 年代马来西亚航空系统的涂装,以纪念该航空公司成立 40 周年。2016 年,一架波音 747-400 也采用了同样的复古涂装。

    2017 年,该航空公司在一架波音 737 飞机上推出了“Negaraku”特殊涂装。最初,这种特殊涂装只是少数几架飞机上的特殊涂装,现在正在逐渐成为整个机队的标准涂装。这种涂装在飞机机身后部涂有马来西亚国旗,象征着马来西亚丰富的传统文化,同时也修改了飞机尾部的公司 wau bulan 标志。

    2023年,空客即将交付的A330-900客机上,推出了标准“Negaraku”涂装的升级版。波音737 MAX 8机队也采用了同样的升级涂装方案。升级后的涂装将宋革图案嵌入“Wau Bulan”标志上,展现了马来西亚传统纺织品的鲜艳色彩。此外,该航空公司还修改了公司名称的字体样式,并调整了“Wau Bulan”标志的角度。

    联盟航空

    Malaysia Airlines A330-300 negaraku now in OneWorld Livery

    马来西亚航空 A330-300 negaraku 客机现采用寰宇一家涂装

    2011 年 8 月,马来西亚航空同意通过换股方式与亚航合作。由于部分员工的抵制,马来西亚航空大股东与亚航大股东之间的换股交易于 2012 年 5 月被取消。

    2013 年 2 月 1 日,马来西亚航空加入寰宇一家联盟,为该联盟新增了 16 个目的地。马来西亚航空现在能够将乘客飞往 156 个国家/地区的 842 多个目的地。

    截至 2020 年 12 月,马来西亚航空目前共运营 59 个目的地,包括马来西亚国内、东南亚、中国、北亚、南亚、澳大利亚、新西兰和英国。

    目的地

    Malaysia Airlines Boeing 777 in Cape Town,

    马来西亚航空的一架波音777客机停泊在南非开普敦。在2012年之前,它是唯一一家运营南非和南美航线的东南亚航空公司。图中这架编号为9M-MRO的飞机于2014年作为370航班失踪。

    在2006年BTP(业务重振计划)实施之前,马来西亚航空运营着118条马来西亚国内航线和114条国际航线,航线遍布六大洲。根据这项业务重振计划,许多航线被取消,航班频率也减少了。这些航线包括曼彻斯特、维也纳、福冈、成都、名古屋、西安、开罗、加尔各答、艾哈迈达巴德和苏黎世。马来西亚航空成为东南亚第一家飞往种族隔离结束后南非的航空公司,也是东南亚唯一一家经南非飞往南美的航空公司,直至2012年。在2014年飞机失事之前,该公司已暂停了飞往开普敦、罗马、达曼、卡拉奇、泗水、约翰内斯堡和洛杉矶的航班。在伊斯坦布尔、阿姆斯特丹、巴黎、罗马和法兰克福等目的地被移除后,伦敦(希思罗机场)成为唯一剩下的欧洲目的地。

    马来西亚航空还拥有自己的包机部门。马来西亚航空的包机航班飞往世界各地,例如桂林(此前是马来西亚航空的定期航班目的地之一)和圣诞岛。马来西亚航空也是曼联亚洲巡回赛的官方指定航空公司,并拥有大量的朝觐业务。

    作为重组和网络改造的一部分,马来西亚航空已于2023年将其部分国内航班转移至其子公司飞萤航空。转移将分几个阶段进行。不过,该航空公司将保留核心的国内干线航线。

    代码共享协议

    马来西亚航空与以下航空公司进行代码共享:

    • 毛里求斯航空
    • 美国航空
    • 曼谷航空
    • 英国航空
    • 国泰航空
    • 中华航空
    • 中国南方航空
    • 阿联酋航空
    • 埃塞俄比亚航空
    • 芬兰航空
    • 萤火虫航空(子公司)
    • 印尼鹰航
    • 靛蓝航空
    • 日本航空
    • 荷兰皇家航空
    • 大韩航空
    • 智利拉美航空
    • 马航之翼航空(子公司)
    • 缅甸国际航空
    • 阿曼航空
    • 菲律宾航空
    • 卡塔尔航空
    • 文莱皇家航空
    • 约旦皇家航空
    • 沙特阿拉伯航空
    • 新加坡航空
    • 斯里兰卡航空
    • 泰国国际航空
    • 土耳其航空
    • 乌兹别克斯坦航空
    • 厦门航空

    联运协议

    马来西亚航空与巴基斯坦国际航空签订了联运协议。

    机队

    截至 2024 年 1 月,马来西亚航空机队共有 72 架飞机。机队由波音 737-800、波音 737 MAX 8、空客 A330-200、空客 A330-300 和空客 A350-900 组成。该航空公司还通过其子公司马斯卡戈航空运营 3 架 A330-200 货机。

    2022 年 8 月,马来西亚航空确认将接收首批 20 架空客 A330neo 飞机,并可选择再购买 20 架,以在 2023 年第三季度至 2028 年期间逐步替换其 A330-200 和 A330-300 飞机,用于亚洲、太平洋和中东地区的航线。交付将分为10架直接购买和10架从爱尔兰Avolon租赁的方式。预计该航空公司将在2024年第一季度就其后续从空客订购的另外20架A330neo飞机做出决定。

    该航空公司还计划租赁4架A350-900飞机,首架飞机将于2023年底投入机队。

    该航空公司已订购25架波音737 MAX 8,首架飞机将于2023年第四季度投入使用。

    服务

    Malaysia Airlines' First Class Golden Lounge

    马来西亚航空在吉隆坡国际机场的头等舱黄金休息室经过翻新。它于2018年12月12日更名为商务套房黄金休息室。

    黄金休息室是马来西亚航空商务套房舱、商务舱乘客以及Enrich白金卡和Enrich金卡会员、符合条件的寰宇一家及代码共享合作伙伴会员的机场休息室。黄金休息室设有开放式酒吧和餐饮服务。黄金休息室遍布全球,符合条件的乘客可在指定合作伙伴运营的休息室享受互惠优惠。休息室提供商务中心、餐饮服务、睡眠室和儿童保育中心等服务。

    2008年4月,马来西亚航空在吉隆坡国际机场为前往区域的前端乘客推出了全新的区域黄金休息室。随着新休息室的启用,马来西亚航空在吉隆坡国际机场目前拥有三个休息室:卫星国际航站楼休息室、国内休息室和区域休息室。

    2017年5月至2018年2月期间,马来西亚航空进行了大规模翻新,吉隆坡国际机场的三个休息室均进行了逐步翻新和改造。翻新工程于2018年3月随着卫星国际休息室的重新开放而圆满完成。

    由于其位于伦敦希思罗机场的唯一国际黄金休息室关闭,该航空公司目前仅在吉隆坡国际机场设有休息室。位于哥打京那巴鲁和古晋的原国内休息室已出售给第三方运营商,但仍向高级Enrich寰宇一家常旅客和商务舱乘客开放。

    客舱

    该航空公司于2012年荣获Skytrax颁发的“全球最佳机组人员”奖,自2001年以来已八次荣获此项国际殊荣。马来西亚航空的所有飞机均设有经济舱和商务舱,而商务套房舱仅在空客A350飞机上提供。

    商务套房舱

    Malaysia Airlines Business Suite on the Airbus A350. Seat type to be removed after 2025.

    马来西亚航空空客A350客机上的商务舱。该座椅类型将于2025年后取消。

    商务舱(原名头等舱)仅在空客A350客机上提供。该座椅由汤普森航空基于Vantage XL系列客机定制,配备四个带门的全封闭式舱位,并在座椅两侧设有储物柜。由于该航空公司更倾向于专注于改进即将推出的A330-900和A350-900客机上的商务舱服务,商务舱将于2025年逐步停产。

    商务舱

    Malaysia Airlines Thompson Vantage Business Class Seats that are installed on the Airbus A330-300 and A350-900 fleet

    马来西亚航空 Thompson Vantage 商务舱座椅,安装在空客 A330-300 和 A350-900 机队上

    马来西亚航空所有机队均配备商务舱(原名“黄金俱乐部舱”)。2011 年,马来西亚航空在其全新空客 A330-300 客机上推出了全新的商务舱座椅。波音 737-800 客机上也推出了更新的区域商务舱座椅,用于亚庇、台北和马尼拉等中短途航线。

    2016 年 4 月,马来西亚航空为其 A330-300 客机推出了由 Thompson Aero Seating 提供的全新商务舱座椅,该座椅配备全平躺式座椅,布局为(1-2-1/1-2-2)。Thompson Vantage 系列的同款座椅随后也应用于空客 A350 客机。

    2018年3月,空客A330-200机队交付后,马来西亚航空引入了另一种商务舱座椅配置,该配置保留了该机型前运营商柏林航空的布局。商务舱采用1-2-1布局,座椅由制造商Stelia提供。这些飞机通常飞往高需求的地区目的地和奥克兰。

    2022年,该航空公司为波音737-800飞机引入了基于赛峰集团z600系列机型的升级版商务舱座椅。即将投入运营的波音737-Max 8飞机也将安装相同的商务舱座椅。

    2023年,随着A350飞机加入机队,该航空公司引入了进一步改进的商务舱座椅。这些座椅基于Thompson Vantage XL客机,保留了前运营商北欧航空(SAS)的座椅。

    2024年,马来西亚航空将在即将交付的空客A330-900NEO客机上推出全新的商务舱,该舱采用柯林斯航空航天升降座椅,采用反向人字形布局;而空客A350-900客机也将进行客舱重新配置,并随后采用相同类型的座椅。这些座椅配备独立舱门和可直接进入过道的通道,还将配备个人设备无线充电功能以及17英寸机上娱乐系统。

    经济舱

    Airbus A350-900 economy class extra legroom (front) and economy class standard (rear).

    空客 A350-900 经济舱(前排)提供额外腿部空间,经济舱(后排)提供标准空间。

    马来西亚航空所有机队均提供经济舱。包括空客 A350-900、空客 A330-300、-200、波音 737 MAX 8 和波音 737-800 在内的大多数机队的座位间距为 30-32 英寸,宽度为 17-18 英寸。A330 和 A350 机队的少数几排座位配备额外腿部空间,最大可达 36 英寸。

    2022 年,马来西亚航空将开始为窄体波音 737 机队推出基于 Safran z110i 系列的更轻更纤薄的座椅,该座椅配备 USB A 和 C 充电接口。个人机上娱乐系统也将被 Viasat 提供的无线娱乐内容流媒体取代,乘客可在个人设备上观看。

    马来西亚航空推出了一款全新经济舱产品,将搭载于其即将推出的A330-900客机。该产品基于Recaro的CL3810系列产品,并配备了USB-C充电和WiFi连接等众多便捷功能。整个客舱的座椅套都将采用标志性的金锦缎图案。2025年底翻新工程启动后,同样的客舱设计也将扩展到A350机队。

    “婴儿禁令”和“无儿童区”

    马来西亚航空禁止儿童乘坐其部分舱位或客舱的争议性决定,既招致了批评,也招致了赞扬。

    由于客舱内没有婴儿摇篮,马来西亚航空的空客A380客机头等舱不允许婴儿乘坐。时任首席执行官Tengku Azmil Zahruddin解释了这项政策,他表示,航空公司收到了头等舱乘客的投诉,称他们“花了钱坐头等舱,却因为婴儿的哭闹而无法入睡”。马来西亚航空随后声称,升级头等舱以安装新座椅和脚凳(兼作访客座椅)意味着“747 头等舱没有安装婴儿摇篮的设施”。马来西亚航空还表示,12 岁以下儿童不得乘坐 A380 客机上层经济舱的 70 个座位。“上层经济舱座位将分配给商务旅客。携带 12 岁以下儿童的乘客不得预订这些座位。”

    马来西亚航空表示,这一决定“是为了在主客舱中展示经济舱区域,并将其升级为适合家庭和儿童的机上区域。从携家人出行的乘客的角度来看,经济舱的家庭友好型便利设施将受到热烈欢迎。主客舱拥有更多设施,例如卫生间(350 个座位的经济舱配置中有 8 个卫生间),而支持该客舱的双登机桥机场设施也将为这类乘客提供更快的登机和下机服务。”

    机上娱乐

    Select 是马来西亚航空的机上娱乐系统,主要由松下 eX2 和 eX3 系列提供。该航空公司还在其大部分宽体飞机(包括经济舱)的所有客舱内集成了免费无限流量的无线网络,并将逐步在窄体飞机上推出。

    选择 3000i

    马来西亚航空所有空客 A350-900、空客 A330-300、-200 和波音 737-800 飞机均配备 Select 3000i 机上娱乐系统,提供 14 种语言的音频和视频服务。这些飞机上还配备触摸屏个人电视。所有波音 737-800 飞机将于 2024 年底停用 Select 3000i。计划在即将交付的空客 A330-900Neo 和 A350-900 翻新项目中配备更新的触摸屏机上娱乐系统。

    选择主屏幕

    该系统用于波音 737-800 (9M-ML*) 支线和中程飞机的经济舱,每隔四排座位安装一块 15 英寸下拉式可伸缩液晶屏幕。由于该系统仅适用于部分航班,因此内容有限。 Select 主屏幕将于 2023 年停用,其余飞机的配备将转移至航空公司子公司 Firefly,等待客舱翻新。

    MH Studio

    2023 年,马来西亚航空将开始推出名为 MH Studio 的新系统,该系统是其使用的 Select 机上娱乐界面的衍生产品。该系统由 Viasat 提供支持,提供 500 个点播娱乐选项,可通过无线方式传输到乘客的个人设备上。目前,该系统仅安装在波音 737-800 和波音 737 Max 8 机队上。空客 A330-900 的 MH Studio 将在每个座位上提供个人机上娱乐服务。该机上娱乐系统将取代旧款 Select 界面系统,由 Safran RAVE 系统提供支持,商务舱配备 17 英寸屏幕,经济舱配备 13.3 英寸屏幕。该系统具有 4K 分辨率,并配备无线耳机连接功能。同一系统也将安装在 A350 客舱翻新项目中。

    赞助

    马来西亚航空此前于2016年10月与英超俱乐部利物浦足球俱乐部签署了一份为期三年的赞助协议,成为利物浦足球俱乐部的官方全球航空合作伙伴。此外,一段时长六分钟的马来西亚航空广告视频将在安菲尔德球场的主场比赛期间播放,直至2018-2019赛季。

    最近,该航空公司与曼联足球俱乐部签署了商业合作协议,旨在将其品牌推广到几个关键市场。

    忠诚度计划

    马来西亚航空的常旅客计划名为“Enrich by Malaysia Airlines”(马来西亚航空的Enrich计划)。Enrich计划涵盖了全球的航空公司、银行、信用卡发行商、酒店和零售商。该航空公司之前的常旅客计划名为“Esteemed Traveller”(尊贵旅行者),于1987年推出。该航空公司还运营着一个亚洲联合常旅客计划:Passages。该联合计划于1999年正式解散,Enrich常旅客计划在与Passages计划分离后正式推出。

    马来西亚航空 Enrich

    Enrich 计划标志

    2006 年 7 月 12 日,马来西亚航空推出了升级版常旅客计划。该计划现更名为马来西亚航空 Enrich(Enrich)。

    2021 年,Enrich 进行了品牌重塑,专注于旅行和生活方式计划,并提升了数字化程度,允许会员从各种零售商处购买产品。

    Enrich 会员可通过马来西亚航空及其合作伙伴的符合条件的航班累积里程:

    • 寰宇一家航空联盟合作伙伴(自2013年2月1日起生效)
    • 法国航空、意大利航空、阿提哈德航空、阿联酋航空、荷兰皇家航空、维珍航空、飞萤航空、马航之翼航空

    Journify

    马来西亚航空集团(隶属于马来西亚航空及其子公司)推出了一款名为 Journify 的手机应用程序,乘客可以通过该应用程序购买各种服务和产品。部分服务包括参与活动的商家提供的出发前小吃和饮品。该应用程序还提供旅行套票、机票+酒店套餐以及 Temptation 机上产品,所有销售和购买均可累积 Enrich 积分。

    事件和事故

    • 1977 年 12 月 4 日——马来西亚航空系统 653 航班,一架波音 737-200 客机(注册号 9M-MBD)在柔佛州丹绒古邦被劫持坠毁,机上 100 人全部遇难。
    • 1983 年 12 月 18 日——马来西亚航空系统 684 航班,一架空客 A300B2 客机(注册号 OY-KAA)在梳邦机场距离跑道 2 公里处坠毁,机上 247 名乘客和机组人员无一幸免。
    • 1995年9月15日,马来西亚航空2133号航班,一架福克50飞机(注册号9M-MGH),在沙巴斗湖机场跑道上接地过远,随后复飞时坠毁在一个棚户区。机上49名乘客和4名机组人员中,32名乘客和2名机组人员遇难。事故原因可能是飞行员操作不当。
    • 2014年3月8日,马来西亚航空370号航班,一架波音777-200ER飞机(注册号9M-MRO),载有227名乘客和12名机组人员,从吉隆坡国际机场飞往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途中失踪。虽然飞机下落不明,但卫星数据显示飞机在南印度洋失踪,机上239人全部遇难。 2015年8月5日,马来西亚政府确认在留尼汪岛发现的一架波音777客机的副翼被冲上岸,该副翼属于MH370航班。2016年6月,在坦桑尼亚海岸外的奔巴岛发现的一块飞机残骸(外侧襟翼)也经马来西亚交通部确认属于MH470航班。
    • 2014年7月17日,马来西亚航空17号航班,一架波音777-200ER客机(注册号9M-MRD),从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飞往吉隆坡国际机场途中,在乌克兰上空被一枚“山毛榉”地对空导弹击落。机上283名乘客和15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 2023年8月14日,马来西亚航空122号航班从悉尼飞往吉隆坡,被迫返航悉尼。机上一名极端分子对机组人员和乘客大声叫喊,并发出威胁。飞机降落后停在悉尼机场的一条跑道上,阻塞了交通。警方随后登上飞机并逮捕了这名男子。



    吉隆坡的航空公司

    二字码MH
    三字码MAS
    呼号MALAYSIAN
    国家地区马来西亚
    机队数76
    开通目的城市数77
    所属空盟 寰宇一家
    网址 马来西亚航空官网
    联系电话+60-1-300883000
    总部地址Malaysia Airlines Berhad, Administration Building Southern Support Zone, Kuala Lumpur International Airport, 64000 Sepang, Selangor, Malaysia